近10多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迅猛增長,目前全國保有量超過3億,已經成為很多中小城市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此外,共享電單車在一線城市外開始野蠻生長,共享電動自行車的加入使得近幾年全國電動自行車亂象愈演愈烈,亂停亂放、無牌照上路、不按規范行駛等的現象,給交通管理工作帶來較大壓力。面對龐大的用戶群,由于缺乏有效的全流程管控手段,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工作面臨防盜追車難、上牌備案難、安全行駛監管難等問題。
為此,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委會和工信部等單位先后出臺實施了發布了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1-2018》和《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對電動自行車的整車參數、市場管控、交通管理、安全管理進行統一化、標準化要求。
公安部交管局于2020年開展“減量控大”行動,開始著手推進非機動車有效的違法管控。公安部交管局在6月份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學習借鑒滬杭深等地經驗,使用內嵌電子標識的新型數字號牌,便于監控識別和通過移動終端查詢信息,實現車輛溯源核查和交通違法非現場執法取證。同時要加強重點路口、路段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非現場執法技術設備的建設,也就是雙基一體化識別設備,實現人臉、車牌識別,提供電動自行車闖紅燈等嚴重違法的取證能力。
在這些背景下,全國各省市近兩年積極推動電動單車治理,各地陸續將電動自行車納入牌照管理,將RFID、智能視頻等技術應用在電動自行車管控,有效推進電動自行車交通管控。
RFID電子標識牌與雙基識別
電動自行車車牌嵌有國產自主可控、符合國標的無源超高頻RFID芯片,實現電動自行車可溯源,可監管的電子車牌技術成為這兩年電動自行車違法管控推進的主要方向之一。雙基識別是指通過射頻+視頻讀寫設備,不僅用射頻讀取車牌內嵌RFID寫入的車輛、車主等信息,識別車輛的身份信息,并通過視頻圖像記錄車輛的違規駕駛行為,這項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電動自行車交通違規管控。
2021年7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發布了電動自行車數字號牌相關產品技術測試和質量送檢企業名單名單中,共有4家企業的數字號牌通過產品質量檢測,5家企業的視頻+射頻一體化識別設備通過產品質量檢測。這說明,雙基識別技術已經成熟,可以用于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取證。
2020年8月,深圳電動二輪車啟動交通治理試點工作,通過電動自行車安裝電子車牌與電子警察抓拍系統的綜合管理解決方案實戰應用,實現電動二輪車違法行為捕獲率達到90%以上,違法行為識別準確率達到95%以上。11月9日起,深圳正式啟用電子眼抓拍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
重慶市綦江區公安局自2021年3月起,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重啟超標電動自行車備案登記,并同步啟動RFID電子車牌的安裝工作。
2021年3月,江陰市交警大隊在江陰市科技大道與宏通路交匯十字路口開展非機動車管理項目測試。這是無錫首個落地的非機動車智慧管控試點項目,也是自行車管控首次實現北斗衛星導航與射頻視頻雙基識別三維融合的技術方案。該方案通過L型桿或者龍門架上的視頻射頻一體設備可以準確識別行駛范圍內的多種非機動車,當有機動車違規行駛時,視頻對非機動車進行拍照取證,RFID射頻則識別車輛電子標識內的車主信息,并與視頻抓拍信息進行比對。據了解,本次測試效果良好,設備對非機動車捕獲率高達96%,識別率高達92%;在多車左闖燈、逆向行駛、未帶頭盔以及非法載人等多場景的混合考核中,現場識別率也超過90%,捕獲率超過85%。
2021年7月,南京公安研究院發布了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解決方案,該方案采用“超高頻RFID+視頻”雙識別技術,由帶“芯”數字化車牌、發卡系統、視頻射頻一體化管控網絡、大數據管理平臺組成,通過RFID感知技術和視頻AI算法,可精準捕捉電動自行車闖紅燈、占用機動車道行駛、逆向行駛、超速等交通違法行為,參照機動車違法取證技術手段,圍繞對電動自行車違章“事前、事中、事后”的圖像取證,建立清晰準確的違法證據鏈,取證有效率達90%以上。
廣州市交警支隊黨委副書記、政委周遠帆在上半年表示,廣州將以即將出臺實施的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政策為契機,采用RFID電子號牌綁定登記車輛及所有人信息,在主要道路構建電子圍欄,實現交通違法 行為的精準識別和追溯。9月,已經完成招標。
2021年8月,南昌通過招標確定市五家企業獲得8萬的共享電動自行車運營配額。根據江西省公安廳文件要求,共享電動自行車需使用帶芯片的專用號牌。這8萬輛電動自行車采用“超高頻RFID+視頻”雙識別技術,便于監控識別和通過移動終端查詢信息,實現溯源核查及非現場取證管理,實現非接觸、遠距離、動態甄別電動自行車電子身份,精準捕捉交通違法行為。
近日,濟南交警上線全市首個 “非機動車違法采集專用電警”系統。在歷城區9個非機動車車流較大的路口,新增20處違法抓拍采集點,對二、三輪摩托車逆行、不戴頭盔、假套牌等違法行為進行抓拍,同時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不文明行為進行采集,并傳文明辦進行通報。
電動自行車定位防盜平臺
中國移動很早前就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電摩定位防盜系統——行車衛士,安裝了行車衛士后,當車輛在設防狀態下出現異常情況(越界、震動、斷電、拆除、低電、虧電等),用戶就能在第一時間通過APP、短信接收到終端發來的告警信息。當車輛被盜時,行車衛士提供在線定位、查詢實時車輛位置、歷史軌跡信息等服務,為快速找回車輛提供高效輔助手段,避免車輛被盜造成的經濟財產損失。
除中國移動外,中國電信也有類似系統。這類定位防盜系統,還可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盜搶險,為廣大電動自行車用戶提供了雙重安全保障。
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管理單位,比如城管、交管,會基于“行車衛士”的數據建設綜合管理平臺,以溫州泰順為例:
其電動三輪車數字化治理平臺基于多跨協同的組織架構,與政法委、公安、市監、經信、行政執法、保險、通信等部門單位實現數據共享,實時顯示違法信息和違法行為預警等。泰順縣交警大隊大隊長蔡松華介紹,以大數據為紐帶,市監、經信等部門加強行業監管,禁止產銷非標電動三輪車;公安、行政執法等部門加強現場執法、風險研判,形成從生產銷售源頭到違法行為監測、處置和反饋的閉環管理。
事實上,不少地方早期的定位防盜平臺運營,或多或少是得到了屬地公安部門支持的,以降低電動自行車被盜的警情數量,平臺也需要警方支持,確保車輛被盜后,能有效追回。
共享電動自行車監管平臺(面向城市管理)
今年以來,為有效解決共享單車管理“痛點”,唐山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共享單車智慧化監管平臺并投入使用。截至7月,全市5家共享單車企業的5萬輛電單車、3萬輛單車全部納入平臺監管范圍。已安裝電單車牌照23681個,安裝單車牌照13000個,已陸續投放到路面供市民騎行。同時,對56條主次干道開展了共享單車停車點位施劃工作,共施劃停車點位1457個,施劃面積1.9萬平方米,重新核準電動共享單車的電子圍欄,重新設置電子圍欄1124個。
重慶市高新區原有6家共享單車公司入駐,車輛投放量高達42000余臺。由于各運營企業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機制,運維團隊配備不足,亂停車輛長期缺乏規范。為此,高新區投入了100余萬元建立共享單車智慧監管平臺,該平臺主要包括RFID電子圍欄管理、共享車輛監管系統、違規行為告警提醒和用戶信用體系等組成部分。
近日,石家莊市裕華區城管局針對共享電單車亂停放現象,組織開展共享電單車停車技術專項試點工作。目前,該局在裕華區槐安路與建華大街交口西南角路段進行先期試點,鋪設百米文明停車帶,試行的RFID精準停車技術,該技術為小遛共享的90°規范停車和RFID精準停車技術。車輛上配備的RFID檢測設備與停車點設置的RFID芯片進行對碼感應,采用“北斗”定位系統,憑借高精度識別和提示,形成一道隱形的“停車樁”。用戶用完車后,必須將車輛放置在規定的停車點并垂直馬路牙子90°的角度擺放整齊,系統才允許還車并結束計費,實現高精準停車的管理,這個精確度可以實現±10CM。
近期,南昌推出一批配有智能頭盔的共享電動自行車。該款共享電動自行車的智能頭盔內置了4G芯片,通過內部通信,可實時識別用戶是否取用頭盔,并具備防盜功能。該款共享電動自行車整體搭載了4G通信模組及北斗定位系統,車輛定位識別更加精準,可由此約束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行為。
總結
這兩年新國標出臺后,電動自行車相關智能化項目,除了交通管控之外,還有電梯、社區禁入管控、集中充電智能化管控、充換電柜等,佛山市還開展了非機動車和電動自行車專用道整治、建設專項工程。
總的來說,電動自行車管理是一個綜合性工程,城管、交通、交警、消防、街道社區等,都是參與方,如何讓電動自行車“行其道,暢其路,守其規”,需要各方努力,也體現著一個城市的管理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