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值此之際,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在京召開“激發智慧 光照未來”衛星激光測高產品發布會,宣布資源三號03星、高分七號衛星激光測高標準產品正式發布。衛星激光測高產品可用作高程控制點,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資源建設等領域部分或完全代替外業高程控制點測量,同時在極地冰川監測、湖泊水位測量、森林樹高測量及碳匯估算、灘涂淺水地形測量等方面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用戶可通過自然資源衛星遙感云服務平臺自主查詢目標區域的激光測高產品,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將為省級自然資源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和其他行業單位提供高質量的激光測高標準產品及增值產品服務。
中心總工程師、資源三號03星工程應用系統總設計師、高分七號衛星工程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唐新明介紹了我國自然資源衛星激光測高發展歷程;中心李國元副研究員詳細介紹了產品特點及應用案例。隨后,中心主任王權宣布資源三號03星、高分七號衛星激光測高標準產品正式發布。資源三號03星、高分七號衛星研制單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衛星激光載荷研制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以及行業應用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的專家代表相繼發言,表示期待國產衛星激光測高產品能夠發揮更廣闊的應用價值。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黨委書記孟令杰充分肯定了國土衛星中心在衛星激光測高技術與產品研發方面取得的成績,他表示,要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共享力度,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數據支撐。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司長姚華軍作總結講話。他首先對衛星激光測高產品的成功發布表示祝賀,對推動衛星工程立項的國家有關部門,以及長期以來參與衛星制造、載荷研發、應用研究的各方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他強調,衛星遙感是自然資源部重要的科技力量,近年來支撐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國土空間規劃等一系列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任務。部黨組高度重視并多次強調要用好衛星遙感技術,國土衛星中心要在兼顧數據共享與數據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主科研水平,開拓出一條引領衛星激光測高產品國產化的創新之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撐部“兩統一”職責履行。今后部省衛星中心要更加緊密地配合,在加強共享、加強實踐和加強協作方面多下功夫,推動自然資源衛星遙感應用再上新臺階,為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心副主任李憲文主持此次發布會,32個自然資源省級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及其他相關單位通過視頻方式參加了會議。
延伸閱讀衛星激光測高是自然資源監測和衛星測繪的重要技術手段,能與可見光、高光譜、雷達等其他類自然資源衛星形成有效的應用互補。雖然我國目前暫時還沒有專門型號的激光測高衛星,但資源三號03星、高分七號衛星已經實現了激光測高載荷的有效搭載。2022年1月5日,在“自然資源衛星激光測高數據產品”評審會上,以劉先林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致認為:“自然資源衛星激光測高產品是我國首次發布的對地觀測衛星激光測高新型載荷基礎性產品,產品定義清晰、數據處理技術合理、流程規范,能夠用于1:10000、1:50000立體測圖高程控制,在冰川高程變化監測、大型湖泊水位測量、森林測高等方面具有應用前景”。高分七號衛星于20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是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通過立體相機和激光測高儀復合測繪的模式,實現1:1萬比例尺航天立體測圖,大幅提升了我國衛星對地觀測與立體測繪的水平;資源三號03星于2020年7月25日成功發射,是1:50000立體測圖衛星資源三號的后續星,星上搭載了三線陣立體測繪相機、多光譜相機、激光測高儀等有效載荷,實現了激光光學復合測繪平地區域立體測圖高程精度既定工程目標。高分七號和資源三號03星衛星激光測高儀主要用于高精度的高程控制點獲取,高分七號基于波形探測模式,通過激光足印影像將激光點配準到高分辨率立體影像上,實現無地面控制點條件下兩線陣立體影像滿足1:10000立體測圖高程精度要求;資源三號03星基于閾值探測模式,利用激光測高數據與三線陣立體影像復合處理,可實現無地面控制點條件下三線陣立體影像滿足1:50000立體測圖。這對于節省外業工作量,尤其是人跡罕至的困難地區高精度立體測圖具有重大意義。高分七號和資源三號03星在軌運行以來,獲取了大量的激光測高數據,截止到2022年3月底,高分七號衛星已累計獲得激光點420萬個,資源三號03星已累計獲得激光點150萬個。針對激光測高新載荷、新技術、新難題,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組織科研力量,提前布局謀劃,經多年技術攻關,突破了嚴密幾何模型構建、高精度在軌幾何檢校、大氣和潮汐改正、高程控制點提取、復合測繪應用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了LandLaser自然資源陸地衛星激光測高數據處理軟件,成功實現了高分七號、資源三號03星激光測高數據的業務化處理,形成了激光測高標準產品和增值產品,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資源建設等領域得到實際應用,并在青藏高原冰川高程變化監測、南極典型區域立體測圖、青海湖水位測量等方面得到拓展應用。
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